一、目的:1、合理利用原粮,提高原粮的使用价值,生产出成本最低的合格产品。
2、使入磨小麦工艺品质保持稳定,保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。
二、原则和要求:1、购入原粮按品种、质量、水分、含杂等不同情况,分类存放。 2、搭配比例确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。
3、毛麦搭配水分差不应超过1%,光麦不应大于0.3%。
4、有散装粉仓时,可不进行小麦搭配,而将不同的小麦分别加工,再进行配粉。 三、方法:目前大都采用毛麦搭配。搭配位置设在毛麦仓下进行,小麦混合后一起进入车间进行清理。 研磨的任务与效果评定 一、任务
小麦及在制品的研磨是制粉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,其任务是将麦粒碾开,从麸片上刮下胚乳,并将胚乳磨成具有一定细度的面粉。在逐道研磨筛分的制粉过程中,每道研磨设备应选择合理的研磨力度,配备合理的技术特性,在破碎胚乳的同时,尽量保持麸片的完整,减低面粉的麸星含量,同时,研磨作用的强弱,还将影响各种在制品的分类状态和后续设备的工作流量,因此,对每一道研磨设备的研磨效果都应作相应的要求。 二、研磨效果评定
各道磨粉机的研磨效果通常以剥刮率和取粉率进行评定。
1、剥刮率是指物料经过某道皮磨研磨后,穿过粗筛的物料数量占本道进机物料数量的百分比。 在测定剥刮率和取粉率时,检查筛网型号与平筛配备同筛网号。 研磨工作原理:
物料在研磨区内受到挤压、剪切、搓撕等综合作用。由于这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可进行调节,从而完成对物料有选择性的研磨;物料落入两辊间,从被研磨到离开两辊研磨所经过的距离,称为研磨区长度,研磨区长度随磨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,随轧距的增大而减少,较大的研磨区长度使物料受到较多的研磨机会,得到较好的研磨效果。
物料在通过齿辊研磨区时,快慢辊对物料的作用齿数之和称为剥刮齿数。当轧距调小,速比和研磨区长度增加时,剥刮齿数增加,物料受到的剥刮次数增多,对物料破碎能力增强,剥刮率、取粉率相对较高。